English

传播文明的崇高追求

1998-02-16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《文史知识》第200期出刊了,我衷心地向它表示祝贺。

80年代初,中华书局的青年人(平均年龄不到30岁)组成了一个编辑部,在两间拥挤的办公室里,办起了《文史知识》。创刊伊始,它充满信心和饱含激情地在全国吹拂起阵阵雅好文史之风,赢得广大读者的热烈回应和学术界的高度评价,激起很大的社会反响。而今,这些编辑们大多已“人到中年”了,他们把自己的宝贵年华奉献给传播文明的崇高追求。作为一个读者,我诚挚地向他们致敬。

关于《文史知识》,有很多话可说,有很多事值得回忆。这里,我只讲两点。

第一点,《文史知识》是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刊物。说它严肃,是因为它始终保持着端正的学风,以传播文史知识、阐扬中华文明为宗旨,从不降低格调,因而在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。说它活泼,是因为它始终坚持着可读性原则,即便是一些有学术创见的文章,也大多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表现出来。这两者的结合,正是它的“雅俗共赏”的办刊方针的具体表现。所谓“雅俗共赏”,编辑们有一个共识,这就是:专家、学者读了,能有所启发;一般读者读了,能得到提高。

第二点,《文史知识》从创刊的时候起,就明确提倡“大专家写小文章”,并得到了许多专家、学者的真诚赞同和支持。80年代,知名学者在《文史知识》上发表短文,阐说文史方面的学术见解,几乎成了文史学界的“时尚”。这一方面表明,许多文史专业的专家、学者对阐释祖国文化遗产的工作有极大的热情;另一方面表明,《文史知识》的编者通过自己的真诚努力而拥有这样一批专家、学者参与的作家队伍。正因为如此,《文史知识》不仅提出而且也贯彻和实现了“雅俗共赏”的办刊方针,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。《文史知识》也有广阔的胸怀和长远的见识。把鼓励青年作者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任务。它的“青年园地”栏目是专为青年朋友而开辟的;它的其他一些栏目也发表了许多青年朋友的文章,有的大学生、研究生的第一篇文章,就是在《文史知识》上发表的,这成了他们人生中的不会忘却的纪念。

许多读者(包括不少专业工作者)把《文史知识》视为良师益友,我想这恰是对它的办刊宗旨和崇高追求的最好的回报。

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。中华书局致力于整理、研究、出版文化典籍的工作,已近百年,成绩斐然,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。《文史知识》乘改革开放的东风,沛然而兴,成为中华书局的一个新的、面向更多读者的窗口。值此世纪之交,以200期的丰富积累和作者、读者的热情支持,《文史知识》在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,尤其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方面,一定会做出越来越多的贡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